党建群团
刘总待咱像亲人!

 

   “刘总待咱像亲人!”
       ——关爱员工的宏舜公司领军刘炳起
李畅兴
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:要“坚持以民为本、以人为本。”天津市津南区优秀党员、宏舜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创始人和领军者刘炳起,就是颇为突出的恪遵躬行者。正源于此,该公司广大员工才都异口同声地津津乐赞:“宏舜就是我们和谐、温馨的家,谁都愿意为这个家献计出力——就是再忙、再累,我们也心甘情愿!”“公司领导是以制度要求人,以真情感动人——刘总待咱像亲人,真叫咱心悦诚服!”
    刘炳起则经常这么说:“员工,是企业的核心主体,一切成绩,都来自于他们的辛勤劳动。何况,我们这直接同家家户户打交道的工作,特别繁杂而琐碎、脏乱且辛苦,还要尽心竭力地争取让人人满意,做起来确实不易!所以,他们理应受到尊重、得到关爱!再说了,大家为了生计,从各地奔到这儿来,能在一起也是缘分——这本来就是兄弟姐妹欢聚的一家人嘛!”
    行为是思想的载体——诸多实例,生动诠释着上述的观点。
身先士卒带动人
    逆境,在弱者面前,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;而对强者来说,则是锤炼坚强意志的熔炉。刘炳起就正是这样的强者。
    出生于工人家庭土坯房中的刘炳起,有2姐、1弟、1妹,他刚14岁,父亲就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,全家6口,就靠母亲在板纸厂,每天扛着上百斤的稻草,沿着颤悠悠的木板登高码垛挣的36元工资,加上学徒工大姐的17元,每月总共53元,来勉强维持生计,其艰难困苦的情景,可想而知……生活的拮据迫使好学上进的炳起,在15岁上初二时,就辍学到特别苦、累的砖瓦厂去干活:挖土、搬砖、推独轮车,什么杂活都干;炎夏烈日烤,寒冬风雪袭,他天天坚守岗位;两年多后,他到咸水沽卫生清洁队上班:扫马路、清垃圾、刨地沟,堪称最脏,而且一年四季,都是凌晨3点起床干活儿,到人们上班前,讷言敏行炳起分工的一切活儿,就都干利索了!他用默然的实践,印证了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讲:“患难困苦,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。”因他表现突出,而被选派开汽车,还入了党,并荣膺优秀党员。
    这坎坷艰辛的历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,铸就了刘炳起吃苦耐劳和排难拼进的金贵人格,从而为他日后的选行创业和身先士卒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储备了丰沛的能量。所以,1997年7月,当其弟炳洪等7个国企下岗职工为就业而一筹莫展、愁眉苦脸时,他激人斗志、卓有见解地提出:“要下岗不失志!就干群众需要、又没人愿干的清垃圾、通管道的家政活儿!”于是他多方筹资,成立了“大团结劳动服务社”,后来又增添了搬家、物业、养老等多项业务,直至发展壮大为而今1500多人的“宏舜公司”。
    作为公司一把手的刘炳起,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令、听汇报也无可非议,但是他不,而仍然同过去一样地早来晚走;只要有人加班,他就陪着一块干;工作过了饭时,他常到小店吃碗拉面充饥。他职务变了,可艰苦奋斗的作风依旧,他不仅经常深入到基层甚至业主家中了解实情、诚恳纳谏、改进工作,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他每个月都有几次,在午夜亲自开车,到全区6个分公司和一些小区去检查值班情况,风霜雨雪,从不间断;反之,越是天气恶劣,他越去抽查,值班保安员疼惜地说:“刘总,怎么这个天儿您还出来呀!”他则微笑着答:“你们巡逻辛苦、也正困倦,容易出事,所以,这时候我应该出现在你们面前。”
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——身教重于言教!刘总的身先士卒,无声地带动了全体员工爱岗尽责的敬业精神!
 
体贴入微激励人
    踏实做事、一向低调的刘炳起对笔者讲:“宏舜公司是在解决就业中不断创业,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,所以员工的待遇并不高。为增强公司的吸引力,做到留人、留心,我坚持不渝地从小处入手,尽力帮助员工办些生活中必需而自己又难以办到的事情,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,进而激发劳动热情。”
    员工的眼睛是尺、心是秤,对刘总的评价最直感、最公正。
家在山西农村的女青年南艳高兴地说:“2006年春节后,经本村人介绍,我慕名来到宏舜公司。刘总听说我是头次离家,就派人带我们新来的6名员工去看古文化街、金街和大海;又到北京天安门广场、人民大会堂等地参观——我们可开眼啦!”她粲然笑笑,又心怡神悦地接着说,“刘总心细如发,对员工真是体贴入微,比如,在聊天中,我随口提到还没去过外国来华的餐饮店。真是‘言者无心,听者有意’呀,几天后一下班,他就让人领我们到咸水沽的肯德基去吃饭……”
河南的小伙子胡学军插话说:“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,像这样的事儿可多哪!一到歇班,我们这些外地员工,几乎都曾应邀到刘总家吃过饭,谁去谁帮着一块做、一块吃,很随便、很亲切;对节假日加班的员工,刘总有时就派他爱人给做好了饭送去。”
“还有哪!”踏实、干练的刘璐争先恐后地讲,“为了树立创先争优的企业精神,刘总还组织我们这些优秀员工,先后到宁、沪、苏、杭和大连等地去游览,使我们增长了见识、愉悦了身心!”
来自邯郸的家政队领班刘娟感同身受地说:“你别看刘总做的这些事儿小,可意义不小、作用挺大——它拉近了我们打工者同公司管理者心的距离,激发了大家干的热情,思想上总是觉得:宏舜就是俺温暖的家呀!”
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难能可贵之处,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雪中送炭。是啊,刘炳起对员工这体贴入微的善行,虽然并不惹人注意,更无轰动效应,但是它却如杜甫在《春夜喜雨》中写的那样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因之起到了润心激志的巨大作用!
 
真情关爱感动人
员工的积极性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,而其积极性的产生,则源于领军者对员工的真情关爱。宏舜之所以不断发展,其根本原因也概莫能外。还是听听员工们的心声吧。
从甘肃来津追求梦想的师军明异常动情地说:“像刘总这样平易近人对员工关怀备至的企业领导者,我还从来没见过。我们春节前回家,他给每人都买好鱼、虾带回去,还亲自开车送到火车站;回来上班时,他又去车站接回公司。”
笔者不禁探问炳起:“那么多外地员工,怎么你还为他们买年货、并亲自送他们上车呢?”“嗐,他们常年在外打工,回趟家不容易!”他满含缱绻深情作答,“再说啦,内地人对海货新鲜——全家人过年都高兴,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嘛!”
身强体壮的青年农民南伟鹏讲:“2011年初,我请假回山西老家盖房。正盖着钱不够了,我打电话向公司借1万元,刘总欣然答应;半月后,我又借1.5万元,会计也是当天就给我打到‘邮储卡’里了。我全家人都会感恩一辈子啊!”
年方而立的河南人焦占军,6年来始终表现出色,他思绪悠悠、满怀敬佩之情地一连讲了四个鲜为人知、感人至深的亲历故事,今选其一。
2008年严冬,来自冀、豫两省交界临漳县的张星星请假回家结婚,正住院的刘总,闻讯即道:“结婚是人生大事,公司理应关心自己的员工!”他发着低烧,连出院手续也没来得及办,就让焦占军开车,日夜兼程地前往张星星家。为不给人家添麻烦,他们先在县城宾馆下榻,翌日一早即到现场。星星的亲友、乡邻听说天津的大老板专程来这偏远小村参加婚礼,都觉得新鲜,纷纷前来看热闹。当场随礼者,有的20元、40元、50元,最多是100元,而刘总送上的现金是2000元,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,啧啧艳羡,一时在全村传为佳话!婚礼后,大家在倾心叙谈中,诚恳、热情的刘炳起,还交了好几个当地朋友,直到今天仍保持联系,逢年过节还常给他们捎去天津特产。之后,该村人踊跃来公司上班,现已有20人,而且干得都挺好!
小焦激情满腔地讲到这里,又联系自身,他说:“我每次回家探亲,刘总都让爱人提前给我父母买海鲜,给媳妇、儿子买衣服,给我带去。你说我能不尽心竭力地干好工作嘛!”
曾在国营粮站当副书记、退休来宏舜任咸水沽分公司经理7年的张会忠心慕手追地讲:“我和炳起是发小儿,互相最了解,他有助人为乐的菩萨心肠,亲戚朋友、街坊邻居谁家有难,他都主动伸出援手;对员工更是关怀备至,就说我近期经办的吧:去年10月,清理小区垃圾的南文学,回山西老家后,因女儿有病急需2000元钱,炳起派我马上如数汇去;一个月后,说钱不够,炳起让我又汇去2000元。女儿康复后,他一来公司,就对炳起感激涕零地说:‘您真是我的大恩人啊!我只能用积极干活的实际行动,来报答您!’炳起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一件件看似平凡,实则帮排忧难、抚慰人心、令人感动的好事、事实。要是光为挣钱,我早就跳槽了,我就是冲着品高德馨的炳起,才乐此不疲地坚守在这儿干的!我记得孟子说过:‘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……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。’炳起不就是这样的么!”
面对员工们的由衷褒扬,刘炳起淡定又谦和地直抒胸臆:“宏舜公司之所以能稳步发展、逐年壮大,并非我个人有什么大能耐,而是因为这些可敬、可爱员工们的齐心协力,在一线的员工最苦、最累——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!其实,员工的要求并不高,他们需要尊严,更需关爱,只要你把他们装在心里,他们就会把你捧在手上——那么,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!”
上述生动的事例说明,这便是源于实践的互为作用、相得益彰的辩证法;刘总像亲人一样地真心关爱员工,员工同刘总心悦诚服地凝心聚力,从而推动“宏舜列车”在快速路上呼啸疾进——这就是关爱员工的企业领军者刘炳起,给我们的有益启示!
 
(采写于2013年金秋9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