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治波先生《浅谈八极拳》
八极拳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的城市和乡村,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。八极拳是开门八极拳的简称,它按事理拆拳理,利用了法势间相辅相成、相生相克、对立统一的阴阳转换关系。动作充分体现了攻中有防、防中予功,有开有合、有封有闭,上下齐整三盘连击的整体性。演练中多醒气发声,声助拳力、拳备声威,给人一种刚劲迅猛,势不可挡的感觉。讲究挨、撞、挤、靠、刁、掳、锁、扣,是一个内外并重,神形共,爆发力很强,有先发制人的独特拳种。
八极拳的完整的套路体系和系统的练功方法。主要拳术套路有八极小架、八极拳、八极拳对练等 。练功法以六大开、八大招为主。
一、八极小架:八极小架是基础练习套路,由二十四个动作组成。主要是使初学者了解步型步法,身型身法,手型手法等动作要领和动作规律,认识其拳术特征。
二、八极拳:八极拳是在练习者熟悉八极小架的基础上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力量,提高劲力发挥的协调性。和步型步法、身型身法、手型手法灵活变化的系统练习套路。
三、八极拳对练:要求练习双方必须熟练掌握八极拳拳法规律,练习时一方进攻、一方防守轮流进行。由于对抗性较强,只能用拳中多变的劲法制胜对方,不能用套路外的招术取胜,从实战应用效果中摸清技击规律。
四、六大开:六大开是六种不同的组合技击动作,简捷迅猛、刚劲有力。六大开中先发制人和三盘连击的特征比较突出,要不断进行单个组合练习,使其运用自如,增强进攻的应变能力。
五、八大招:在八极拳中以八大招为御敌制胜的根本。它根据八卦分为六十四挂而形成了八招反六十四招。每一招都能随形而变、随意生形。能充分利用头、肩、肘、拳、胯、膝、脚、身、人体八个部位制敌取胜。经过长期训练,使其在实战中与技击散打融会贯通和功、力、胆及应变能力同时在瞬间发挥作用。
在八极拳中所谓“开门”就是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弧线直取快攻、互换迎击。首先发招,以动制静,以动制动。用步步为营的击法打开对方的“门户”。 “八极”是以我为中心,视自己脚踏于八卦的中央,以八卦中央无极土,用万物皆由土中生的古辩证法,把握着乾、坎、艮、辰、巽、离、坤、兑的八卦之极点。表现在对敌时,用最小的里圈位置移动,使对方随我而转。根据对方不同形式方法的招数,采取以快制胜,以短制胜(短指肘、肩、胯、膝大力量部位)。
在八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劲透全身,一丝不苟。发十字顶拨劲,使全身浑为一体,一动无处不动,动作一气呵成。八极拳以其万变之理循环往复运用不息,对调节呼吸,增强五脏机能和人体四肢八节及全身肌肤的劲力起重要的作用。练习者应精其气通其理,持之以恒、才能做到无形而有形,无意而有意。
以上是对八极拳的粗浅论述,因在八极拳的流传过程中,多以口传心授为主,历史记载不多。一些拳谱中又代有各自派系的观点,要搞清它的起源和拳种派属,还需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,查找确实的历史根据,走访了解更多流派的老拳师,破除门户之见,更好的促进挖掘整理工作,为使中华武术早日走向世界,为民族增光。深望广大同道携手共同努力,为把八极拳这一祖国宝贵遗产的全貌展现在世人面前,做出我们的积极努力。